脂質體在腦膠質瘤中的應用
在所有原發性腦腫瘤中,惡性腦膠質瘤仍然是世界范圍內的一個重大問題:侵襲性腦膠質瘤細胞迅速浸潤并破壞正常組織結構,由于存在由內皮細胞單層網絡形成的血腦屏障,大多數治療藥物無法直接輸送至大腦。
設計思路
研究者構建了一個多功能靶向脂質體系統。將天然化合物白藜蘆醇摻入脂質體的雙層膜內,對氨基苯基-α-D-甘露-吡喃糖苷和小麥胚芽凝集素則結合到脂質體表面。將表柔比星作為抗癌藥物加載到脂質體中,制備了具有穩定結構的多功能靶向脂質體。然后,應用于體外膠質瘤細胞和血腦屏障模型以及體內攜帶C6膠質瘤的大鼠。
實驗設計
制備過程
該實驗研究者使用雞蛋磷脂酰膽堿(EPC)、膽固醇和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2000-DSPE)(52:43:5,mmol/mmol)在梨形燒瓶中用甲醇溶解。使用旋轉蒸發器在真空條件下將甲醇蒸發至干燥,然后在水浴中,使其與250 mM硫酸銨水合5分鐘。懸浮液用超聲波細胞破碎器處理3分鐘(200 W),并先后通過孔徑分別為400 nm和200 nm的聚碳酸酯膜擠3次。擠壓后,將懸浮液與磷酸鹽緩沖鹽(PBS)進一步透析(12000–14000分子質量截止值)3次(每次8 h),獲得空白脂質體。
多功能靶向脂質體系統在血腦屏障的轉運率(%)。
(A)24小時內通過血腦屏障的運輸比率(%)
(B)通過競爭試驗測定血腦屏障的轉運比(%),即用游離對氨基苯基-α-D-吡喃甘露糖苷作用于血腦屏障 30分鐘,然后分別在時間點施用表柔比星+白藜蘆醇脂質體(用WGA和MAN修飾)或表柔比素+白藜醇脂質體改性)。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SD)表示。*P<0.05;**P<0.01;***P<0.001;****P<0.0001。
結果表明,此多功能靶向脂質體系統可顯著改善表柔比星和白藜蘆醇通過血腦屏障的轉運,提高腦腫瘤動物的存活率。這一發現將促進非侵入性治療的進一步發展,并為治療腦腫瘤提供參考。
更多研究
另兩位研究者分別用乳化蒸發法制備了tLyp-1修飾的隱丹參酮脂質體 [CPT純度>97%,;t Lyp-1肽(序列CGNKRTR)]、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膽堿(DMPC)、DSPE-PEG2000-MAL ;香D素6 (coumarin 6,C6)、三(2-羧乙基)膦鹽酸鹽(TCEP·HCl);熒光染料DiI、DiR]、用薄膜分散法制備雷公藤紅素脂質體(雷公藤紅素脂質體的最佳處方為:藥脂質量比1∶40,磷脂與膽固醇質量比6∶1,水化介質為10%(質量分數)的海藻糖溶液)。實驗結果顯示tLyp-1修飾后的隱丹參酮脂質體可跨越體外血腦屏障,并且可通過抑制腦膠質瘤細胞的增殖發揮抗腦膠質瘤作用,雷公藤紅素脂質體抑制腦膠質瘤細胞增殖的作用顯著,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前景。
如圖所示,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雷公藤紅素脂質體抑制腦膠質瘤細胞增殖的作用強于雷公藤紅素溶液。
上一篇 : 環保與可持續:IRAS管瓶的綠色制造與回收
下一篇 : 探秘PEG化磷脂:生物膜模擬與藥物傳輸的新篇章